原有的优质内容站点,影响并不会太大。
36氪创始人刘成城 内容创业的天花板,在于品牌 刘成城(36氪):内容创业发展的临界点,在于媒体能否成为一个品牌。而当内容成为入口的时候,它就会有很多可能。
换句话说,能不能把一件事情产品化。 新媒体创业已经从早期的内容迁移,到目前形成独立的商业模式。 现在整个对于用户的分析维度、数据整理,都以变现这个角度去考虑。
张强(蜻蜓FM):作为一个互联网的音频平台,其实早期的时候一直在做转型。 比如说把50位最顶级投资人的朋友圈地址栏做成一个信息,我都每天会看,我就知道他去哪家公司了,这就是资讯的价值,如果定99块钱一定有人买。
知识分子CEO纪中展认为内容创业天花板是需要被打破的,“当内容成为入口的时候,它就会有很多可能。
不论是传统媒体人跳槽创业,还是外行人进入这一行业,大部分的新媒体已经完成了对媒体产业的重构。 2015年全国私人影院由200家发展到了2 500家,2016年更是超过6000家。
以近年来火热的网络综艺节目为例,优酷在“头部内容”获取上,目标明确,思路清晰。有时候,风口来得太早未必是一件好事。
当农夫山泉把自己变成一家设计公司,拿到国际设计金奖,又花大价钱拍摄广告时,味全果汁则换了包装,任由消费者恶搞,却把每个月的销售额增长都稳定在20%以上。 该报告预测,未来三年,中国视频付费用户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0%,而电影票房的年复合增长率只有5%至10%。
尽管
2012年,国庆节央视《新闻联播》播放了一组在街头随机采访普通人的新闻,采访主要只提及一个简单的问题:“你幸福吗?” 后来经过互联网的洗涤,这个问题被演变成了无数版本,最经典的莫过于:“你幸福吗?”“我姓曾!” 对于幸福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,但打动屌丝大众的答案应该是: 升职加薪、当上总经理、出任CEO、迎娶白富美、走上人生巅峰! 这个朴素的答案背后,其实蕴含的最大信号就是有钱! 当年那首网络神曲——有钱了!有钱了!可我就不知道怎么去花! 其流行的最大原因就是,广大屌丝群众多么多么希望钱多到不知怎么花! 但是有钱真的就幸福吗? 美国有个幸福经济学的鼻祖和奠基人叫伊斯特林,他在1974年提出了一个让人很沮丧的理念,那就是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